
还记得那年夏天,我们拿着一张公司发的冰糕票,换了一袋子的化建冰糕的味道吗?
- 分类:企业文化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2-21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我出生在这里,生长在这里,这里曾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,儿时的回忆满满地都在这里,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;爬山、打球、游泳、看真正的巨幕电影。这里所有的一切,也把我们冠名为了“化建子弟”。 从高中念书在外,到大学毕业工作,离开这里整十年了,这里终究无法抵挡时间的变迁,渐渐的变了模样。每次回来都会发现这里一点点的变化,但这个地方在我们心里始终只有一个名字——十化建。 大家还记得曾经的化建商店门口,那
还记得那年夏天,我们拿着一张公司发的冰糕票,换了一袋子的化建冰糕的味道吗?
【概要描述】我出生在这里,生长在这里,这里曾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,儿时的回忆满满地都在这里,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;爬山、打球、游泳、看真正的巨幕电影。这里所有的一切,也把我们冠名为了“化建子弟”。 从高中念书在外,到大学毕业工作,离开这里整十年了,这里终究无法抵挡时间的变迁,渐渐的变了模样。每次回来都会发现这里一点点的变化,但这个地方在我们心里始终只有一个名字——十化建。 大家还记得曾经的化建商店门口,那
- 分类:企业文化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12-21
- 访问量:0
我出生在这里,生长在这里,这里曾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,儿时的回忆满满地都在这里,幼儿园、小学、初中;爬山、打球、游泳、看真正的巨幕电影。这里所有的一切,也把我们冠名为了“化建子弟”。
从高中念书在外,到大学毕业工作,离开这里整十年了,这里终究无法抵挡时间的变迁,渐渐的变了模样。每次回来都会发现这里一点点的变化,但这个地方在我们心里始终只有一个名字——十化建。
大家还记得曾经的化建商店门口,那宣传橱窗里不定期更新的电影海报吗?还记得那年夏天,我们拿着一张公司发的冰糕票,换了一袋子的化建冰糕的味道吗?就让我们换个视角看十化建,寻觅那渐渐淡忘的儿时清晰的记忆。
鸟瞰十化建:一区、三区、四区、农办;医院、学校、足球场、游泳池尽收眼底。
这曾是我们上学的地方——原十化建子弟学校,现已更名为临淄区金山中学。原十化建子弟学校是企业自办的一所包括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的学校,上学的都是公司子女的孩子,故名为子弟学校,但随着社会改革发展,学校归属于地方,外来人员的子女增多,子弟孩子逐年减少。原先南通第四生活区,北通第二生活区的学校侧门也全都封住,将学校通往第一生活区的大门改至于体育馆南侧。上学那会的炉灰渣跑道、水泥地篮球场,早已变成了现在的塑胶场地。孩子们再也不会因为跑步摔倒而被炉灰渣蹭破了腿和膝盖。而学校主席台墙上“全面加特色,合格加特长”十个大字依然没变,唤醒着学童时期的记忆。
说起十化建,不得不提的是游泳池,仲夏的夜晚这里会成为整个生活区最热闹的地方,这里聚集了80、90后的小朋友们童年里最美好的嬉闹时光。今年由于各种原因,泳池养护资金不到位,往年夏日池水中人挤人煮饺子的场景已看不见了,剩下的就是这照片里一池碧绿的浑水。
说完游泳池,另一个必说的地方就是化建的灯光球场。这里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。在我小的时候这里并不像照片中,看到的是两个塑胶篮球场,而是两个水泥球场。灯光球场固然一定有灯,那时的灯是由球场两边的电线杆,在空中拉出来的电线上接了一盏一盏的灯,数十盏灯将整个球场照得通明,无论春夏秋冬这里每晚七点准时响起音乐,公司里年纪大一些的阿姨一定集合于此跳舞健身。这里除了打球、跳舞,对于孩子们最有意思的就属放露天电影了,人多挤不开的时候,大家就坐在荧幕后面看,演员的动作虽然是反向的,但我们看的依然津津有味。儿时这里的记忆是最热闹、最温馨、最欢乐的。
如果不是住在化建四区或者农办的小伙伴,可能不大会知道这个地方,这里是化建四区山脚下的一座篮球场。虽然建成的时间不长,也是个水泥场地,但对于不用跑到灯光球场,一下楼就可以打上球的我们,何不是一种福利呢!原来球场四周草木稀疏,现在已被茂盛的绿植包裹,若是晨练运动一定很惬意。
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贯穿第四生活区,马路两旁的小树已参天茂盛、绿荫婆娑,柏油路变成了林荫大道,是人们早晚间散步的好去处。楼与楼之间的开放式花园,建设的规矩有序。但在很久之前,楼与楼之间的空地都是大坑,坑内的各个小土丘是儿时我和小伙伴的游乐场。印象最深的是我和小伙伴孟令冬、王俊建、张雷在这里打过BB弹,弹过溜溜球,上学放学必走这里。多年以后这里被填平,建成了现在照片上的花园,成为居民休闲、纳凉、娱乐的好场所。
公司办公楼,对于儿时的我来说即“高大上”,又充满神秘感,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进出的。我的记忆里,父亲带我进去过一次,现在想想还是挺有意思的。随着十化建总部搬迁至黄岛,这里也就不再是机关大楼了,还好这里并没有被废弃,而是被改制后的淄博化建医院收购,成立了淄博化建医院北院区。
这里虽然跟我没有什么缘分,但是不得不去说一下。最早这里曾是爸妈那代人上技校学技术的地方,那时考大学难,高中毕业,那辈人通过上技校学手艺,出来就能被企业分配工作,听起来很不错,不用考大学就能有工作,是不是很羡慕,不过都已经是过去时了。后来随着企业改制分流,技校与企业剥离自主经营,往日学员满校,生机勃勃的技术工人培训基地也失去了往昔的热闹和繁荣,一度变为了金山中学的高中部。我也是因高中没能在这里念书,而错过了与这里相知的机会。也就是从那一年,我离开了这里,开始了自己在外读书上学的生活。
化建医院,最早也是企业里面的单位,跟子弟学校一样,最终随着国企改革,与企业分离。我出生在这里,小时候又有哪个化建子弟没在这里看过病呢。这里虽然不能老去,但是这里一定是这个地方的一个标签。
这张照片是我这次航拍中,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张。这里曾经叫做大机处,现在是重机分公司。大家看到地上摆放的东西,有没有觉得很像小时候玩的乐高玩具,摆列规整有序,拿起一个就能拼装一个,其实这是3600吨的液压顶升装置。
这就是整个十化建的全景,满满的回忆并不拘泥于上面说的那些我对于儿时的回忆,我相信在每一个化建人心中都有他特别值得回忆的事情。我们更应该记得,父辈们常年在外辛苦打拼,为子女、为家庭付出的一切,我们要懂得感恩,用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父母,回报社会。
这片远离城市的土地,是十建人繁衍生息的地方,承载着他们的历史,艰辛,成长和辉煌。如今公司总部机关已迁至黄岛,但老辈化建人还继续在这里生活,还继续续写后十建生活区的历史和记忆,时间流逝,岁月沧桑难改那份初心和回忆,这里是我的家——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生活基地。
记得一定要给爸妈经常拍张合影哦,无论什么方法,什么形式。(张凯翔)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友情链接 :

官方微博

企业公众号
Copyright © 2020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1010979号 官方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淄博分公司